【 蝦仁蛋炒飯 】
前幾天又有朋友問我蛋炒飯的訣竅,應該也很多人想知道,就一起整理成一篇文章囉!
#隔夜飯:選用隔夜飯是最好的,多餘的水份都已經蒸發掉,很容易做出乾鬆的炒飯。不過有時候臨時決定要做炒飯,或是時間太趕、或忘記準備隔夜飯,用馬上煮好的飯也是沒問題的。不過要記得,煮飯的水要少放一點,大概平常水量的0.9倍就夠了。飯煮好之後,也要馬上用飯匙撥鬆,再用風扇吹一下,讓水氣散掉,這樣都有助於炒的時候不黏鍋!
#一次不要炒太多:我用30公分的平底鍋,一次只炒一杯米的飯量,最多最多到1.2杯,這樣飯粒才有辦法都平均接觸鍋底受熱,也才能炒得漂亮。如果要炒的飯量比較多,我就會分兩次炒,時間省不得!
#蛋黃很重要:通常我如果用三顆蛋,會把其中兩顆蛋的蛋黃跟白飯拌勻,蛋黃的脂肪多,包裹住飯粒以後,有助於飯粒彼此之間不會黏成一團,比較好炒開來。在拌的時候,也可以同時把結成團的飯粒撥開,盡量讓飯粒都有沾到蛋黃。
#選用水份含量少的食材:炒飯的材料單純就好,通常我只會用爆香料(洋蔥、蒜頭、蔥白等)、肉類(培根、香腸、醃過的肉片或蝦仁)、蛋,和青蔥,不太使用會出水的蔬菜類食材。當然如果做的是蕃茄炒飯,蕃茄醬的水份多,就無法追求乾鬆感了。另外,如果要做菇菇炒飯,我會在一開始就先把菇類的水份都炒乾, 再炒其他配料和飯,以免一邊炒,菇菇一邊出水。而泡菜炒飯,我會盡量瀝乾湯汁,只取用泡菜的部分,這樣可以避免過多的水份讓飯粒黏成一團。
#鍋要熱_油要多:炒飯用的油沒辦法省。我的作法一開始先用少量油爆香、炒配料,要炒蛋時再下一點油,最後飯要下鍋前再下一次油,這樣才不會前面的食材都把油吃光光,最後要炒飯的時候反而油不夠、造成黏鍋。
#撥飯不壓飯:飯下鍋後,如果看到結塊的飯粒,我會用鍋鏟的尖端去撥開。不要施力去壓,以免飯粒破碎,澱粉質都跑出來,又黏成一團。
#醬油怎麼用:水份過多會造成飯粒黏鍋,醬油水份這麼多,但加了醬油的炒飯好好吃,該怎麼辦呢?這個問題很簡單,醬油別直接往飯的上面淋,要沿著鍋邊淋一圈,讓熱鍋把醬油的水份散掉,再炒進炒飯裡就好。這個作法還會多一個醬油的焦香味,沒試過的不妨試試!
以上這幾件事,是我反覆練習之後歸納出來的,如果大家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讓炒飯更美味,也快分享讓我知道啊!😘
家常菜通常作法都不難,但還是有一些細節要掌握,才能做出自己也滿意的口味。愈簡單的東西往往才是愈困難的啊~